染色緩沖液(BSA)的配制:
PBS含有1% FBS和0.09% NaN3,置于冰上或4度冰箱備用。
準備單細胞懸液:淋巴組織、骨髓、血液或培養的細胞。
用冰染色緩沖液洗細胞2次,離心細胞,用冰染色緩沖液重懸細胞,使終濃度為2×107細胞/ml。
各取50ul(106細胞)細胞懸液到2個圓底的Ep管中。
根據
抗體說明書在其中1個Ep管中加入合適的抗體量,另外1個加入同型對照抗體,冰上避光孵育20分鐘(建議每5分鐘輕輕混勻,以免細胞沉積)。根據熒光抗體的親和力適當延長染色時間。
用1ml染色緩沖液洗2次去除未結合的抗體,300×g離心5分鐘,每次離心后小心吸取上清。
用適量染色緩沖液(如500ul)重懸細胞。
流式細胞儀分析染色結果(不超過4小時)。如果暫時無法檢測,也可以將染色后的細胞用4%多聚甲醛固定后,避光儲存在4度。固定后的細胞可以保存zui多一個星期。
抗體規律:
(1)初次反應產生抗體:當抗原次進入機體時,需經一定的潛伏期才能產生抗體,且抗體產生的量也不多,在體內維持的時間也較短。
(2)再次反應產生抗體:當相同抗原第二次進入機體后,開始時,由于原有抗體中的一部分與再次進入的抗原結合,可使原有抗體量略為降低。隨后,抗體效價迅速大量增加,可比初次反應產生的多幾倍到幾十倍,在體內留存的時間亦較長。
(3)回憶反應產生抗體:由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的抗體,經過一定時間后可逐漸消失。此時若再次接觸抗原,可使已消失的抗體快速上升。如再次刺激機體的抗原與初次相同,則稱為特異性回憶反應;若與初次反應不同,則稱為非特異性回憶反應。非特異性回憶反應引起的抗體的上升是暫時性的,短時間內即很快下降。